|
致敬,“河南省名中医”张景祖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公布第三届“河南省名中医”评选结果,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张景祖等50人获评第三届“河南省名中医”。 “河南省名中医”评选工作是我省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从我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中遴选出一批理论造诣深厚,技术精湛,在全省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医师,以名医带动名院,以名院推动全省中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喜讯传来,全市医疗界为之震动,纷纷向张景祖医师表示祝贺! 我们向“河南省名中医”张景祖医师致敬! 医之志:红心向党,仁术济世,扎根基层 张景祖出生于长垣中医世家,师从原安阳地区人民医院名老中医、伯父张华甫。1985年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徒班,放弃留在安阳工作的机会,坚持回家乡为农民看病。 他始终以党的政治理论为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做好中医药临床工作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只要是不外出学习或者因公出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准时坐诊。他从来不开大处方,很少开检查单,善用经典方剂治病,药味少、疗效好、药价低。40年来,累计诊治患者20余万人次,为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用不计其数。先后被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首届十大基层好医生”“河南省三下乡先进个人”“长垣名师”“最美长垣人”等荣誉称号。 医之道:重视脾胃,善治杂病,学术成果丰硕 张景祖坚持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并重,强调疗效为本,推崇仲景学说,崇尚经方应用,在治疗脾胃病、肺病、糖尿病、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在治疗疾病中,他注重调理脾胃,他提出“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交错”的病机理论和“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原则;治疗肺病,注重驱邪与宣肃并用,重视脾肾与肺的关系,强调治痰必化瘀,治瘀必化痰,痰瘀同治和“治未病”思想的应用;治疗痹证,他提出外邪入侵人体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辨证论治时要将风、寒、湿、热、痰、瘀作为总纲指导用药;治疗男性疾病,要兼顾健脾、疏肝、补肾的治疗原则;治疗妇科疾病,用药要重视调和冲、任、督、带四脉;治疗疑难杂症,善于以“调气机、祛寒湿、除浊毒、化痰行瘀”等治疗方法。 他累计研制出清肺平喘丸,补肾生精丸、升白膏、安神助眠膏、润肠通便膏等10多种院内制剂。编著《张华甫临证经验与学术传承》《常见胃肠疾病诊疗与调养》《当代名医效方精选》《中医脾胃病经方治疗学》《名医名方临证心悟》专著5部。参编、校注中医珍稀典籍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5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中医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新乡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医之愿:传道授业,弘扬岐黄,抗疫叫响“中医品牌” 张景祖自觉肩负起在基层传承中医,弘扬中医的重任。成立张景祖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通过跟师带徒,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先后培养中医药人才10余名,现培养西学中人才45名。举办长垣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3次,承办长垣市首届中医药人员“读经典,背方剂”竞赛活动,举办10届中医药膏方文化节,经常组织专家入社区、到学校、进机关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2022年,张景祖被评为河南省中医工作先进个人。 3年疫情,作为长垣市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张景祖同志先后派出支援武汉医疗队,安阳医疗队,濮阳医疗队。全院医护人员100%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三年来,免费提供防疫中药汤剂10万余袋。为郑州、卫辉洪灾捐赠防洪物资价值3万余元。张景祖在抗疫抗洪中叫响“中医品牌”,被《河南日报》《河南科技报》等媒体报道。2020年,张景祖被新乡市委、市政府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数十年如一日精诚奋进,张景祖在国内中医学术界也取得了丰硕业绩,他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基层中医药提升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客座教授。 闻悉自己入选第三届“河南省名中医”的消息,身为河南长垣市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第四代传承人的张景祖深深感到这项沉甸甸的荣誉来之不易,也感到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大了。他说:“入选河南省名中医,对我来说,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我毕生只想干好两件事,一是当一名群众信得过的医生,给群众看好病,二是搞好中医传承,把我们的国粹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